查看原文
其他

《掌声》:一篇让残障者困境继续加深的课文

花生逗 残障之声 2022-05-05

作为一个在普通学校教育下成长的残障者,至今仍然记得那些年被教科书中出现残障者的课文支配的恐惧,他们要么有过人的毅力,要么有美丽的心灵……每次学到这些课文,都让同样身体残疾的我倍感尴尬,生怕身边的同学把我带入这些“人生榜样”里,对我产生同样的印象。因为我知道自己普普通通,没有过人毅力,心灵也有待成熟,怎么努力也不会成为别人的榜样,以至我至今仍然拒绝看所有有关残疾人的传记(虽然我是一个还算爱看书的人)。那些课文为什么会让我感到尴尬甚至反感,我带大家解读一篇就知道了。

这是一篇曾入选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语文S版等四套小学语文教科书,连续多年入选人教版且2021年依然在册的课文——《掌声》。



鼓励=不歧视?


《掌声》,讲述了一位残疾同学英子,因为第一次当众上讲台时,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鼓励,而逐渐从自卑变为开朗,融入班集体的故事,故事的原型来自作者董保纲现实生活中的残障同学。



“我的原文中,'英子' 是'我'高中时的同学,入选课文时,大概为了接近小学生的阅读心理,被改为'我'小学时的同学。当然,这并不妨碍读者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事实上,'英子' 确实是有原型的,她是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引自:董保纲谈《掌声》创作体会)


《掌声》编入的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这是小学教科书正式课文中第一次出现有名字的残障者(之前年级的教科书中也出现过残障者,但不是在课文里,是在单元后的“语文园地”版块,且是以代称:残疾人、盲人、石头小姑娘等出现),也就是说英子可能是10岁左右的孩子们认识的第一位残障者,她的形象可能会成为一个刚开始认识世界的人对残障者的第一印象。让我们看看课文里的残障人士是什么样的吧。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课文一开始作者就描绘了一个残障者的形象,根据作者的描写,一个自卑,敏感,不合群的残障者形象跃然纸上。然而这真的是实情吗?


肢体障碍的同学应该不少都有这样的经历,因为自己走路不稳,坐在角落最方便进出教室门,早来晚走,也可以避免其他同学冲撞。而在作者看来,这却是一种害羞、内向,甚至自卑、敏感的表现。


在我们生活中也会常常会有类似于这样的推测,根本不考虑我们的处境也不考虑我们个人的特质就因为残障就主观的认为我们一定会怎么怎么样,比如残障的我们经常会被认为是自卑的,敏感的,心理不健康的……于是就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刻板印象强加于我们。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轮到英子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都看向了她,这个细节让我觉得不太舒服。老师是新调来的,不了解情况可以理解,但其他同学并不是第一天认识英子了,他们知道英子腿脚不便,既然看出英子的窘迫,了解情况的班长或者课代表应该提醒一下新调来的老师。全班目光都看向英子是几个意思呢?要知道残障人士是最不喜欢被注视的,何况还是这么多人的注视。


在我的求学生涯里也有很多这样的时刻,那时那刻我只希望有同学可以提醒老师化解我的窘迫和尴尬,而不是全班同学都默默的看着我,不施以援手。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英子委屈地快哭了,犹豫后还是照老师要求做了,一摇一晃走向讲台,此时的老师在哪里?当老师看到英子的走路姿势和表情,心里应该是对情况有所了解了,既没有主动提供便利(比如让英子在自己位置上讲故事)也没有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而是默默的看着一切发生。课堂中,如果学生因为不敢违背老师的要求,坚持按照要求去做,最后受伤(包括身体和心灵)了,作为课堂主导者的老师可以避免责任吗?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现实中如果我们明知一个人做一件事有困难,作为旁观者,我们不去帮忙,就那样看着ta做完,然后给ta热烈的掌声,这个掌声里含有关爱和鼓励,但有尊重吗?


掌声谁都喜欢,鼓励谁都需要,但是当我们身处困境时候,所有人都默默看着你,不提供便利,不给予支持,不施以援手。等我艰难的爬出困境时侯,你给我掌声。如果你把这个叫做鼓励。我想说谢谢,我真的不需要这样的掌声。这样的掌声只会让我觉得很尴尬。



“几年以后,我们上了不同的中学。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同学们给了英子关爱和鼓励,让残障的英子知道自己没有被歧视。可是事实如此吗?


了解情况的同学没有在第一时间向新来的老师阐明情况,让老师给予残障学生合理便利,了解情况后的老师也没有履行自己教师的职责给予残障学生合理便利。而是默默的目睹这一切发生,实际上歧视已经发生。而歧视发生后的掌声,与其说是给残障者的鼓励,不如说是给自己的安慰。


按作者的思路,这个掌声不但要让残障同学英子当时感受到鼓励,而且还要长时间记在心中,时不时的还要回想一下,甚至还要写信给作者表示感谢。“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作者对于一些情节略显夸张的叙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情节描写,对于没有残障经历的作者来说一定不是来源于生活,而是来源于想象。因为残障的我如果经历这样的事情,我只会感到痛苦。一件让我不堪回首的痛苦往事,谁经历谁知道。


这篇课文2001年就收录在人教版语文教材里。推测故事应该发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那个还使用“残废”的年代里,这篇文章显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至少让人们知道残障者是可以和普通学生一起坐在同一间教室读书的。


然而在残障平等意识与时俱进的今天,这篇文章仍然被留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显然已经不合时宜。这篇课文已经无法对学生产生正向的引导作用了,因为这篇文章既没有从事实角度正确刻画出残障者的形象,也没有告诉学生正确与残障同学相处方式,甚至还会引导学生产生“只要给予残障同学掌声就够了”的错误观念,这篇文章只会让残障者的困境继续加深,



鼓励常有,但没啥用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用自己的掌声去鼓励别人。”


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本课的中心思想,让孩子们明白,人人都需要鼓励,尤其是有困难的人。


然而,没有任何实际行动的关爱和鼓励,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灵鸡汤”。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们会越来越熟练运用这些鸡汤:当我们觉得ta信心不够,发生不太好的状况,而我们又不能从实际行动上给予帮助的时候,就会用言语或动作上的鼓励,为ta呐喊、为ta鼓掌、给ta拥抱,表示我们的友好。


于是,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当遇到某方面有些身体不便的残障人士,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加油呀,你很棒的”“不要有压力哦,我们看好你”……然而,这些听起来很像鼓励的话,在当事人身上非但不会产生实际作用,反而让当事人陷入尴尬。


更严苛的是,但凡当事人表达出一丝不愿意,就会被认为是不懂得感恩,所以只能默默接受。然后再暗暗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当能力得到验证的时候,又会被认为:“看,鼓励是有作用的,他做得多棒” “他没有辜负我们的关爱”……循环往复,残障人士掉进了需要被鼓励的漩涡,无论如何都爬出不来。


有次我独自一人坐轮椅乘高铁出行,在高铁上遇到一位特别热心的保洁阿姨,问我:多大了,为什么会坐轮椅,一个人要去哪里啊……我简单的答复后,阿姨特别真诚地给我竖了大拇指,说:“你真棒。”嗯……我只能回以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内心os是:“我棒在哪里呀,不就是和其他乘客一样在出行嘛。”试想,如果换作一位二十多岁的普通女乘客,阿姨还会这样热心的询问和鼓励吗?


因此,在默认情况下,残障人士是近似于孩子,或者比普通人境况要差,需要不断给予关爱和鼓励,而且被鼓励后还要表现出感恩和更积极向上的存在个体。不仅残障人士的心理健全度被弱化了,而且被赋予了更高的道德标准。



真正的支持是什么样子


这样的精神鼓励局限不仅没有对残障个体产生实际的支持意义,反而多了一层道德束缚,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忽视了真正的支持应该是什么样子


经常在热搜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无腿男孩板凳当双腿乐观求学#,#16岁无腿女孩已滑板代步#,#无腿女孩成功保研,九岁学会用凳子行动#,最近还有#辅警背残障考生过闸机现场响起掌声#……这些热搜下清一色的热门评论就是:“身残志坚”“加油!”“正能量”……等词汇。除了精神鼓励,我们难道真的不能做些什么吗?比如:把孩子的班级教室调到一楼;给孩子配台轮椅;给人脸识别装置设置可多角度调节的功能……


再回到这篇课文《掌声》,如果当英子走第一步老师就察觉出异样,主动询问英子是否方便或者想上讲台,如果不方便或不想,也可以在自己座位上完成讲故事。这样来自老师对同学的尊重和平等对待,是否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和效仿呢。


这样一篇漏洞百出,甚至对残障群体有偏见的课文为何会连年入选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呢?


因为残障者在课文里只是被当作育人的工具,是一种教育策略的需要。为了让孩子们懂得要与人为善,学会关爱他人,将残障者置于一个需要被关爱的位置。残障者虽然是故事的主角,但并没有从主角的视角去看待整件事情发生的合情合理性,而是从编者的角度去看怎样的形象更能激起孩子们的关爱之心。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非但没有告诉孩子们该如何正确与残障同学相处,反而将残障同学是和身心健全的人不一样的“分别之心”带给了孩子们。


这篇课文有没有好的点呢,也有,那就是为孩子们安排了一位残障的同学,在一定程度上有融合教育的体现。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安置,没有任何的师资支持,残障同学还是被置于“特殊”的位置,甚至被当作工具人来教育其他孩子。


请不要再把我们当作“榜样”或当做教育的“工具”。我们只想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可以上学、工作、自由自在地过任何想过的生活。也许有一天,坐轮椅、带助听器、拄盲杖、说话不清晰、动作不灵活的我们出现在你身边,会成为你的同学、同事、朋友或只是过路人,请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给我们鼓掌,想表达友好时只需微微一笑就足够了。




欢迎留言/评论/转发   参与本话题的讨论



 残障之声  ID:srrw007  

多元 / 融合/ 发声 /行动   

投稿邮箱:wangczzs1203@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